摘自:《中國水利報》 作者:聶生勇
十年前,在廣東珠海,記者參加了中國水利工程協會(以下簡稱工程協會)籌備工作會議。會上,面對政府放權、企業脫鉤,政府部分管理職能退出經濟領域后由誰來填補的新形勢,與會的42家工程建設、監理、施工、運行管理、維修養護等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對即將成立的工程協會寄予厚望,呼吁建立和培育行業自律機制,促進水利工程建設市場健康發展。
十年間,工程協會不負眾望,高舉行業自律大旗,走專業化發展道路,協會規模不斷擴大、行業自律不斷加強、服務方式不斷拓展、自身建設不斷強化、社會影響不斷提升,在全國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建設、職業資格管理、考核評優、工程技術咨詢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動行業自律管理、規范水利建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十年間,工程協會連續兩次獲得民政部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評估5A等級;先后榮獲民政部“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水利部“全國水利建設與管理先進集體”和“全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4年被團中央授予“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 2015年被團中央等18部委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躋身并持續保持在全國一流行業協會之列。
十年砥礪,十年奮進,工程協會在2005年8月18日成立以來的十年里,堅定走行業自律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用扎實高效的工作、優質豐碩的業績書寫著精彩。
走行業自律管理之路 推動水利建設市場健康發展
“代表廣大會員利益的實行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的非營利性組織,具有行業自律和管理職能。”這是工程協會成立時的定位。十年來,工程協會秉持這個定位,緊緊抓住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推進政府和行業協會分開的有利機遇,充分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維護權益、規范服務的重要作用,把職業資格管理作為立身之本,把從業單位及人員作為自律管理對象,大力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起富有行業特色的自律管理新機制,在人員職業資格管理、信用體系建設、優質工程評審、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卓有成效工作,精彩不斷。
信用信息平臺不斷完善。于2009年即建立了全國水利建設市場信用信息平臺,已為5556家單位建立了信用檔案數據庫,公布了2559家單位的基本信息43.3萬余條、項目信息3萬多項、從業人員信息23.5萬人;公布良好行為記錄信息1.9萬余條;公布不良行為處理決定75個,涉及227家市場主體。不斷完善的信用信息平臺,為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提供了信息支撐。
開創信用評價工作局面。工程協會開展信用評價工作起步較早,2008年即被商務部和國資委確定為開展行業信用評價的試點單位,隨即制訂并發布了《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暫行辦法》和《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標準》。 2010年以來,工程協會已在全行業組織了6次信用評價工作,確定了1127家單位的信用等級,水利水電特級和一級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企業參評率已達62%,甲級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參評率已達54%。已有16個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市場準入、招標投標、資質監管中應用了工程協會評定的信用等級結果。
職業資格管理有序高效。10年來,工程協會共組織了6次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和質量檢測員全國統一考試,經過考試、錄取、公示、批準等環節,認定監理、造價、質量檢測3類人員已達146695人;組織開展了6次總監理工程師評審工作,目前總監理工程師人數已達11465人。高效完成大批量執業人員注冊、備案和繼續教育等工作。共完成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質量檢測員人員注冊備案25萬余人次;完成監理員、造價員、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崗位技術人員資格認定和備案13.1萬人次。大力開展職業人員網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完成監理、造價、質量檢測等人員培訓14.1萬余人次。
截止目前,工程協會管理的持有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已達20.9萬人,包括10個專業類別,涉及資格審批、備案、注冊、變更、繼續教育等多個環節。有序、高效的職業資格管理工作,為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專業人才保障,為水利工程建設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支撐作用。
評優考核工作成效顯著。在工程協會的努力下,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評審工作規范有序。目前,已組織開展了8次大禹獎評審工作,共有98個項目363家單位獲獎。
扎實開展水管單位考核驗收工作。工程協會細化考核標準、規范考核流程,積極組織專家開展水管單位考核、復核工作。目前,全國已有94家單位通過了國家一級水管單位考核驗收。
穩步推進工法評審工作。2009年,應廣大會員單位要求,經水利部批準,工程協會開始組織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工法評審工作。5年來共確定了365項水利水電工法,推薦12項獲評了國家級工法。
啟動文明工地創建工作。受水利部委托承擔文明工地創建組織工作,開發了網上申報系統,組織了2014年度評審工作,確定了首批71個水利工程建設文明工地。
這些考核評優工作為推進大規模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引領水利工程建設市場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走專業化發展之路 提供優質服務
2006年10月,記者在北京一所高校采訪了工程協會組織的首次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工程師資格考試(北京考區)。標準的考場、嚴格的考務、肅靜的答題場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也使我對工程協會專業化的考試運作有了初步印象。經了解,為保證資格考試的專業、有序、規范、嚴謹,工程協會與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及其各省考試機構建立了長期考務合作關系,十年來堅持不懈,不斷完善。6次全國統一考試,20.6萬余人參加,無一次出現泄題事件。專業化是協會努力的方向,也是協會不斷發展的動力。工程協會從成立伊始,就認準并堅定地走專業化發展之路。站在行業發展前沿,掌握服務領域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用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才、專業的標準,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化服務。
走標準化發展之路,提供專業化服務。工程協會成立以來,把相關標準、辦法的制定作為加強專業化服務的抓手,充分利用專家資源,制訂出臺了多項標準、規定和辦法。
《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評選管理辦法》,為大禹獎評審的科學、規范奠定了基礎;《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暫行辦法》和《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標準》,為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維護水利建設市場秩序提供了依據;《水利工程建設監理人員資格管理辦法》、《水利工程造價工程師資格管理辦法》、《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水利)管理暫行辦法》和《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員資格管理辦法》等行業自律管理規定,使人員職業資格管理工作規范有序;此外,工程協會還主編了《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數據庫表結構及標識符》、《水利工程質量檢測技術規程》行業標準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法管理辦法》、《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創建管理辦法》等,使工程協會的工作專業、規范、有序,在行業內逐步樹立起專業權威的良好形象。
走信息化發展之路,提升服務水平。工程協會自成立之初即十分注重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改進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效率。十年來先后開發了會員管理、資格考試、注冊管理、繼續教育培訓、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大禹獎評審等20余個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建立了以網站為基礎的綜合管理系統,基本實現所有業務工作全過程網絡辦理。開發了手機客戶端,短信服務系統及時將行業動態、重要新聞和事件向廣大會員推送,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務水平。
大力發掘傳統紙媒優勢,拓展會員服務領域。2009年,《水利建設與管理》雜志是工程協會唯一的會刊,現在,工程協會已有《水利建設與管理》、《中國水能及電氣化》、《水資源開發與管理》3本會刊,與中國水利報社合作創辦的文化類雜志《江河》也已出版發行。
工程協會每月向單位會員贈送《水利建設與管理》和《中國水能及電氣化》雜志10萬余冊,同時免費向個人會員提供電子會刊下載服務。自2009年以來,免費向會員贈送各類匯編和出版物50萬余冊;自2011年以來,免費向會員單位提供中國水利工程優質獎評審、全國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工法評審等多項服務;免費向個人會員提供職業資格考試、注冊和繼續教育等多項服務。
如今,工程協會為會員提供專業技術資訊服務的范圍正由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能開發及電氣化向水資源開發與管理乃至水文化領域拓展。
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之路,增強了工程協會生命力,協會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行業影響力不斷提高,會員規模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工程協會單位會員已發展到5800多家,個人會員發展到22萬多人,會員隊伍涵蓋水利施工、監理、質量檢測、水利管理、勘察設計、咨詢、科研等領域,涉及水利、水電、建筑、交通、鐵路等多個系統。
加強隊伍和組織建設 向工程建設領域名牌協會邁進
自2014年被評為“2013—2014年度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文明號”后,今年5月又榮獲“2013—2014年度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成為水利系統14個全國青年文明號之一;繼2009年榮獲全國首批13家5A級社會組織之后,今年再次獲得5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評估等級,成為此次獲此榮譽的8家社會組織之一……十年間,工程協會收獲眾多殊榮、躋身并保持在全國一流行業協會之列,和他們始終加強隊伍和組織建設密不可分。
十年來,工程協會不斷發展壯大,在行業自律、專業化服務上不斷進取,離不開一支精干、高效、敬業、專業的人員隊伍,離不開一套科學、民主、規范、嚴謹的制度保障。
加強人員隊伍建設、組織建設。協會聘用的工作人員由2009年的20人,增加至如今的3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87%,35歲及以下青年占總人數的69%,形成了一支機構健全、崗位人員配置合理的專職隊伍。重視基層黨組織工作。大膽重用青年黨員和優秀團員青年,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在協會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注重加強內部建設,提升工作效能。制定、修訂了28項內部管理制度;嚴格財務管理,按規定每年進行財務審計,確保財務安全;規范合同管理,聘用法律顧問,嚴把合同審核關;強化工作周報月報制度,有效提高工作效能;實施來訪接待值班制度,增強與會員直接溝通交流。
熱心公益事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2014年,工程協會配套54萬元,組織會員單位承擔民政部中央財政支持貴州省冊亨縣巴金村改善飲水條件扶貧項目,解決了當地134戶630人和410頭牲畜飲水困難問題; 2015年,再次配套50余萬元,為西雙版納州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解決飲水問題。作為水利部扶貧組成員單位,工程協會還積極為重慶開縣、西藏、寧夏等地免費舉辦培訓班,開展捐款、捐物等活動。
十年的磨練成長,工程協會已發展為一支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團結協作、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團隊,成為具有一定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的行業自律組織,成為水利建設與管理領域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4月30日,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陳雷深入中國水利工程協會調研座談時,對工程協會始終秉承辦會宗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贊揚協會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工程協會成立十周年之際,協會發展又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根據中央關于推動行業協會改革發展的部署和要求,按照政會分開、獨立發展的要求,協會將進一步完善自立、自主、自律、自強運行機制,進一步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加強自律功用。在改革大潮中,相信定位明確、業績顯赫、團隊專業、會員支持且有十年發展成功積淀的工程協會,定能不斷深化改革,努力進取,借勢發力,乘風破浪,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錘煉成長,向陳雷部長要求的全國工程建設領域品牌協會、名牌協會邁進。
|